轉眼間,氣候變的涼爽不少,糧庫工作者終于熬過了炎炎夏季,通風降溫的時節又要到了,然而為保證儲糧安全所采取的自然通風、機械降溫、降水通風等科學保糧措施,會不同程度地造成儲糧水分的損失,導致儲糧損耗增加??谇笆袌錾系谋KO備雖然可以有效地進行保水,但因其設備昂貴、功耗大、操作復雜等因素,難以得到廣泛應用。如何能在利用現有設施設備的情況下,采用簡單可行的方法進行保水呢?
今天九洲風機小編給大家介紹一種針對秋、冬季節雨、霧天氣多、空氣濕度大的氣候地區保水通風的方式:
嘗試利用現有的通風系統配合緩速負壓通風技術將濕空氣抽入糧堆,進行保水試驗,效果不錯哦。
所需設備及安裝方法:
所需設備:地上籠通風系統,一機兩道,共3組,空氣途徑比1. 5 :1;管道式軸流風機3臺,功率根據倉房儲糧情況自確定;
安裝方法:軸流風機直接裝入風道口,風機與風道口四周問隙用發泡膠封堵密閉。
通風方法
采用負壓吸出式通風,通風分為兩個階段:第一階段,采取問歇式通風力一式對儲糧進行均溫通風,消除糧堆溫差,防止因儲糧溫差過大造成結露,出現壞糧事故;第二階段,保水通風。
第一階段通風
此階段氣溫6--21℃,早晚溫差大,天氣晴朗,雨、霧天氣較少,大氣相對濕度55 %—70%。通風以均衡糧溫、防止糧堆結露為主,采取間歇通風的方式,在溫差大于8℃時開啟風機進行通風,不滿足通風條件或雨、霧天氣濕度較大時停止通風,累計通風108 h,平均糧溫由2 0. 8℃降至11. 1℃。
第二階段通風
此階段進入初冬季節,氣溫4-—12℃,陰、霧、雨天氣較多,濕度大,大氣相對濕度80%—90%,通風以保水為主。在大氣相對濕度,80%時開啟風機通風,反之暫停通風,累計通風144 h,糧食平均水分由通風前12. 9%增至13. 8%,達到保水口的,結束保水通風試驗。
結果與分析
1、水分變化情況
試驗前實測水分12. 9%,保水通風后水分為13. 8%,水分增加0. 9%。
2、經濟效益分析
本次保水累計通風144 h,耗電160 kW" h, 電價按0. 8元/kW"h計算,花費電費128元,糧食水分增加了0. 9%,預計可以減少出庫損耗3. 6 t左右。
3、可行性分析
本試驗時問短,保水效果明顯,并且所用設備均為糧庫原有設備,未采購新儀器設備,節省了企業購置保水相關設備費用,所用設備與專用保水設備相比,更方便、更易于操作。
結論與建議
試驗結果表明,利用現有通風系統配合軸流風機緩速負壓通風技術,根據糧食的吸濕特性,將濕空氣吸入糧堆,從而達到保水調質的目的是可行的,也是經濟的。
保水通風前應認真檢查糧情,如果糧溫與外溫相差過大,應首先對糧溫進行平衡,消除溫差,防止因溫差過大,導致糧堆結露,發生壞糧事故。
本次試驗僅作為保水通風可性行的探索試驗,為確保糧食儲存安全,故未選用高大平房倉作為試驗對象。另外,所選試驗倉房糧食處于正常保管期,因而不能對實際出庫減損數量進行計算,預計減損計算值會與實際減損數量存在一定的偏差。
冷空氣來臨,各位小伙伴把握好時機哦,發揮您的聰明才智盡情的通風吧。